• 首页
  • 股票配资风控
  • 炒股配资平台技巧
  •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
  • 网上配资查询 攻坚百千万 激活潜力板

    发布日期:2024-07-21 13:35    点击次数:180

      百舸争流网上配资查询,奋楫者先。

      广东阳江(阳东区)绿能示范产业园正在火热招商;“五一”假期东平镇乡村振兴10公里邀请赛再次“出圈”,吸引众多“跑友”;石仑村“树中画”成为超热门网红打卡点……自省委“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阳东区持续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4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目前,阳东区正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深入实施“1+3个3”工作思路,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向纵深,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雷怡婷

      抢抓发展机遇

      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

      阳东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贸港的几何中心,随着阳江“入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阳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阳东深知只有围绕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融湾入圈步伐,才能抢抓机遇,激活县域经济主引擎。

      为此,阳东区出台了《关于深度融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1+5”工作方案,全力实施平台、产业、交通、机制、环境“五大融湾工程”,加快建设服务大湾区的绿色能源、基础材料、产业配套、生活用品、休闲旅游等五大基地,着力把阳东打造成为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

      当前,阳东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狠抓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广核帆石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扎实推进,三山岛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完成竞配后正加快前期工作,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迎来一批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投资125亿元的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完成备案,加紧落户东平海域;五金刀剪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阳东区以绿色能源产业为牵引的“1+3+3”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阳东不断优化发展平台,将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作为提振工业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工业园已纳入阳江市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重要片区和珠海阳江合作共建园区起步区,王麻子科技(阳江)高端五金制品项目、杨鹏日用塑料制品等一批提质项目正加快建设。通过用好珠海对口帮扶资源,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园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园区内重要项目建设正酣,园区外招商引资热度不减。近年来,阳东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区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精准招商,累计走访企业和接待企业150多家,2023年累计举办6场招商推介会,并先后赴广州、东莞、香港、珠海等地参加省市组织的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效可观。

      在全面“走出去”的同时,阳东密切跟踪项目线索,邀请有意向的投资商来阳东考察,促成重点项目洽谈、签约。去年以来,阳东区约外出拜访企业60批次、200家次,接待客商170批次、280家次。

      引“商”更要“赢”商。对一座城市而言,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大项目、好企业落地的关键。阳东深谙此道,近年来不断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加大力度,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阳东将紧跟市委“营商环境年”的步伐,巩固拓展“深度融湾作风先行”专题行动成果,以《阳江市阳东区营商环境年工作方案》为重要抓手,推动全区掀起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

      面向未来,阳东将在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好绿能制造、深蓝牧场、刀剪之都等“绿色、蓝色、金色”三张产业牌,争取全年签约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250亿元以上,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1+3+3”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乡镇提能

      明确特色差异化发展

      阳东区东城镇长达14公里的碧道上,一路繁花盛开,绿树成荫。远远望去,碧道仿佛一条蜿蜒向前的“蓝丝带”。漫步其中,两旁的村庄田园景观惹人陶醉,清风徐徐,令人心旷神怡。石仑村都市农场、端陶村研学基地等特色项目分布在碧道周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东城碧道毗邻阳东城区,去年以来,东城镇以“碧道+都市农业”为发展思路,整合沿线村庄田园景观、农耕与民宿文化等丰富农文旅元素,打造集智慧农业、观光旅游、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都市农业基地,让东城留住了山水也留住了乡愁。

      在北惯镇,一张“工业重镇”的规划蓝图,描绘了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的美好目标;在东平镇,依托滨海旅游资源禀赋,从文旅到农渔,镇域发展根基全面夯实……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战略节点,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乡镇建设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关键,阳东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明确各镇特色差异化发展定位,从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镇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北部镇聚焦农业和木器产业、中部镇聚焦工业及其延伸产业、南部镇聚焦海洋经济及饮食文旅产业,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带旺”镇域经济。

      与此同时,阳东区围绕基层党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文化民生等方面,选定了12项任务作为重点培育典型,积极开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示范创建工作,以东平镇典型镇和平地村等11个典型村为重点培育对象,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建设、乡村文明、乡村治理、“小切口”工作和改革创新等方面深入挖掘镇村特色亮点和创新举措,多维度深入挖掘镇村内生动力。

      在阳东,“百千万工程”从来都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个人战”,而是群策群力的“团体战”。

      去年7月,阳东区委、区政府联合省民政厅开展“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通过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工作专班、多维度主动对接合作等方式,推动阳东各镇、村与全省各地100多个社会组织成功“牵线”,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激励基层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方向转变。

      “百千万工程”东风正盛,“百社联百村”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广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热情。自行动开始以来,项目、人才、资金纷纷向阳东镇村倾斜,推动阳东各乡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重要一步。

      据悉,“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其实是该区早前推动“机关·两新·农村”党组织三共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在省民政厅的支持指导下,该行动可调动更多资源下沉农村,推动阳东各镇村在全省更大范围内进行政企结对子,掀起新一轮“创业潮”。

      “‘百社联百村’的落地见效,不仅凸显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还为阳东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阳东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阳东区东平镇和11个特色鲜明的行政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今年,阳东将持续集聚各种资源力量,打造好典型镇和11个典型村,谋划新增典型镇村选树培育工作。

      推动城乡融合

      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五一”期间,驱车前往新洲镇表竹村,可见不少游客正在参观游览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周边表竹河景观焕然一新,吸引各方来客沿河垂钓。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东平镇大澳渔村,依托4A景区及滨海等自然资源禀赋,大澳渔村乡村旅游势头强劲,每逢节假日,星空仓等民宿“一房难求”;而在大沟镇寿长村,则是一片忙碌的农业养殖景象,围绕打响“寿长蚝”品牌,寿长村正在高标准打造寿长蚝交易中心码头营地,配套建设滨海主题商业街、蚝交易市场、蚝壳加工厂、主题驿站、酒店、停车场等,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不断延伸乡村产业新业态。

      区有优势、镇有特色、村有资源,是阳东最大的潜力板、最可拓展的经济纵深。“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特色农业等乡村产业正在成为激活阳东区乡村振兴的强动力源。

      无论是推行资源发包租赁、创建新能源汽车城的东城镇报平村,入选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那龙镇亨垌村,还是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兴村的合山镇丰垌村、雅韶镇笏朝村,越来越多的“阳东案例”都印证了一个相同的道理——乡村资源一旦被全面激活,将焕发蓬勃生机。

      近年来,阳东区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推进新能源产业型、服务型、资产资源型、物业型、实体经济型和创办企业型等“六型经济”,全区157条行政村集体总收入6191.13万元,比试点前(2020年)3869.55万元的总收入增长60.41%,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157条,占比100%,比试点前增加72条。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9条,100万元以上的村12条。

      此外,阳东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省级对虾产业园全产业链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以及丝苗米、牛大力、荔枝三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南药、火龙果两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中广核国家级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已进行用海公示审批。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9家。预计全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00.81亿元,同比增长4.2%。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因此阳东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打造乡村风貌示范带和一批示范乡村,目前“渔牧田园”示范带已基本完成建设,“山海渔韵”示范带基本完成,“漆彩渔乡”示范带完成约80%,6个镇美丽圩镇项目基本完成,纳入第一批建设的7条示范村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全区159个行政村(含2个涉农社区)中,有128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占比80.5%。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阳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实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安等“民生十大工程”,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抓好“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持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阳东、平安阳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案例

      “树中画”激发

      农文旅融合发展动力

      步入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石仑村,网红打卡点“树中画”引人注目。“树中画”位于该村的一条小路旁,背靠屋墙,两条树干穿破“画布”,顺着黑色简笔画向上生长,尽情沐浴着自然的气息。

      据悉,这是一棵牛筋树,又名山胡椒,10年前它随一片果林被栽种在此处。随着时代变迁,果林成了一片空地,牛筋树却留存下来,最近变身成为村里的顶流,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慕名前来。

      “‘树中画’的创意最早源于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也有过类似的设计布展。石仑村以此为灵感,把艺术引入乡村。”石仑村驻村第一书记梁扬柏介绍。

      石仑村是东城镇的一个农业村,全村1400多人,虽地处阳东区的城区镇,但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多年来进出村就靠一条单向的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在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石仑村将进村的水泥路升级为双向车道的柏油路,衔接外部公路与那龙河碧道,东城镇驻镇帮扶工作队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彩虹大道”。

      1公里长的路,串联起都市农场、“树中画”、那龙河碧道等多个景点,不仅方便游客到碧道上观光、露营,到碧道周边的都市农业基地采摘、研学,也使得村内农产品对外运输更为畅通,既是“民生路”,也是“致富路”。

      坐落在“彩虹大道”旁的宏涛都市农场,观光农田、趣味采摘、儿童乐园等项目应有尽有。去年,石仑村流转了200亩地用于建设该农场,自今年初试业以来便游人如织,热度不断。

      农场负责人陈晓斌介绍,这里有接近100亩的采摘园区、10亩左右的游玩区,还有其他的打卡区、休闲区、烧烤美食区等,试营业阶段已经人气火爆,周末日均游园人次达到4000到5000人次。

      “这段时间我们经常周末带小孩过来玩,这里既有游乐设施,还有农业采摘等项目,让孩子了解更多农业知识,大人累了还可以在园区内咖啡馆坐坐。”市民杨女士说。

      事实上,石仑村只是东城镇发展“碧道+都市农业”的一个先行点。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示范点的一大主旋律。近年来,东城镇围绕“碧道+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以那龙河碧道东城段为纽带,整合沿线村庄田园景观、农耕民俗文化、锻打文化等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业态,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围绕这条碧道,镇里将整合更多文旅元素,打造多元化都市休闲项目网上配资查询,为游客提供极具创意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东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推动丹载村段竹洛河片区进一步盘活开发,进一步扩大碧道价值,打造好亲水、亲山、亲自然等特色美景,呈现一个闹中取静的“诗意东城”。